一天傍晚,跑馬兜風后,當師生二人并馬同行時,甄永信把心里憋了挺長一段時間的疑問提了出來,“你們家二進往里,怎么不讓外人進呢?”
“噢,他們在那兒做參。”趙大平靜地回答,
“做參?”甄永信納悶起來,“人參不是山上長的嗎?怎么會是做的呢?”
“外行了不是。”趙大有些得意,覺著這是自己的強項,就開始滔滔不絕,“你想啊,一支三品的野山參,市面上只值幾十兩銀子,可是選出品相好的,把兩到三個三四品的小參,拼成一顆老山參,那就能賣幾千兩銀子,你說,哪兒頭上算?”
“那不是造假嗎?一旦讓人看破了怎么辦?”
“要是能讓你看破了,那還算什么工夫?”趙大胸有成竹,“做參做的就是這個工夫,要跟真的一樣,做到天衣無縫,外行人跟本辨別不出來。你想想看,整個東三省,一年能出幾棵老山參?可市面上卻成堆成堆的賣,不造假,還能從哪里來?明擺著嗎。這鲅魚圈整個兒郎的參行,沒有一家不靠做假山參賺錢的。”為了顯擺,夜里,趙大從庫房偷拿來一棵白天才做好的老山參,到書房館里,借著油燈,親自指點這棵老假山參造假的玄機。甄永信對人參不熟悉,趙大的講解,叫他云里霧里,不過趙大的另一句話,卻讓他英雄所見略同:“本本分分,哪來的富貴?”
冬月初,賈南鎮收攤后沒回家,而是直接來到趙家書館,向甄永信辭行。
“怎么?要走?”聽到消息,甄永信心里挺難受。
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這里差不多做干了。”
“那賢弟此去何處?”
“到蓋州城試試。”
這天晚上,甄永信沒在書館吃飯,和賈南鎮一道來到碼頭處的海興昌海鮮館,直吃到午夜,才分了手,算是給賈南鎮餞了行。
送別了至交,心中難免失落,思鄉之情油然而生,越到年根兒,這種思緒越發強烈,白天教書時,冷不防眼前會浮出兒子們的影子,想想家鄉的世義世德,現在也該發蒙了吧,只是不知在何處何人給他啟蒙,如此一來,夜里失眠的日子就多了,又遇上一群厭學的子弟,上起課來也打不起精神。
突然一天中午,皇帝的詔書送抵鲅魚圈,科舉被刻廢止了。甄永信已經前后幾次經過這事兒,心里也就不怎么在意,而東家卻像斷了風穩,立馬失去了精神氣兒,見到先生時,也開始冷淡起來,飯菜質量明顯不如往常。子弟們也是有一打無一打地,到書館里背幾句書就溜。大約在皇帝詔書到達的第五天早上,帳房胡弼舟提著一包銀子走進書房,板著臉,一副公事公辦的架勢,說是現時生意不太好,東這家已無力繼續辦這間學館啦。所幸眼下甄永信也算江湖中人,即刻就說,馬上走人。事情就這么痛快地搞定了。胡弼舟打開包裹,露出兩錠四十兩的官銀,說是東家的一點意思,盡管按照協議,甄永信并沒教滿半年,東家還是覺得過意不去,薪酬就按半年的發。甄永信道了聲謝,也不客氣,把紋銀裝進褡褳,起身挎在肩上就走。還是趙大看不過眼,追出門外,說了些寬慰的話,末了,指了指甄永信肩上的褡褳,說,“先生好歹也是個體面人,挎這么個玩藝,像個討飯的。”笑了笑,又說,“你不好把銀子兌成金條,系在腰間,到哪去也便利。”這句話點化了甄永信,就照著做了。
一切辦理停當,只身走出城外,才霍然醒悟,原來心里并沒有個明確的目的地。抬頭向四下里望了望,覺著往南走肯定不行,因為一直往南,就是自己的故鄉,而自己恰好是從家鄉逃出避難的;西邊是大海,當初自己正是被大海擋在了鲅魚圈;往東也不行,令他心有余悸的三官廟,就在東邊,看來現在唯一可去的方向,就是北邊。而北邊距鲅魚圈最近的,是蓋州城,這倒叫他心里添了希望,因為不久前,賈南鎮告訴他要去的地方,就是蓋州城。
游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