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伯接待了絳霞仙子,大家在陽城舉辦了一場宴會,在宴會結束之后,絳霞仙子提議要去嵩山吊哀,夏伯點點頭,啟也作為女嬌的兒子,帶領絳霞仙子前去。
這一路上,雙方都沒有說話,等到了女嬌的墓前,絳霞仙子恭恭敬敬地行禮完畢之后,然后看著四周說:
「阿牛,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,我們在哪里分離的。」
「是在這里。」
「是的,當初父親大人讓我這里布置了一個陣法,只要女嬌進入這個陣法,她就不會死。」
聽到這個消息,啟身體微微一顫,看著附近。
這時候絳霞仙子手一揮,數十塊小石頭飛了出來,落在了絳霞仙子的手中,成為了一串手串。
「她,她為什么不進去。」
啟雖然明白了一些事情,但是他不知道的事情,似乎更多了。
絳霞仙子搖搖頭,對著啟說:
「或許是因為你吧,阿牛,你為什么要這么做?」
「我……我不想這么做,但似乎我也沒有太多的選擇。」
「你已經修煉了后天五德之軀,如今又是夏伯的兒子,你要做的更進一步了,真是可喜可賀。」
「這沒有什么可喜的,公子之位不過是人爵,而良好的道德乃是天爵,自古以來,重天爵而輕人爵,」
「當初帝堯對你父親說,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,便是如此,如今我所想的,就是如何能夠修進品德,不失天爵。」
啟這話說完,絳霞仙子臉上露出了笑容,看著啟的眼睛,對著啟說:
「雖然別人會覺得你這番話是假的,但是我相信,你真的會這么做。」
「阿夏,為什么你不怪罪我。」
「怪罪嗎?這件事本來就不是你的錯,非要怪罪的話,或許是我父親的錯吧。他想要知道,夏伯的獸身是什么?」
「這件事很重要嗎?」
「很重要,因此女嬌拿了就去做了這件事,能夠窺探夏伯獸神的也就只有她們姐妹了。可惜,她死了。」
啟聽到這話,看著絳霞仙子說:
「阿夏,我只看到歹人樣子是一頭黃熊,其他就不知道了。」
絳霞仙子聽了之后,臉上露出了沉重的神情,她想了想,對著啟說:
「這么說來,他乃是五土之體,而不是五水之體,怪不得,怪不得。」
絳霞仙子說道這里,對著啟說:
「謝謝你,阿牛。」
「帝舜要對付夏伯嗎?」
「不會,帝舜還要將帝位傳授給夏伯,只是有些事情,帝舜要弄清楚,免得天下所托非人。」
「夏伯一定不會辜負帝舜的期待。」
絳霞仙子一笑,看著啟說:
「父親說了,以后帝山之上,可能是伯益,也可能是你。我堅信,你可以實現你的夢想。」
「小子沒有想過那些,如今當一個公子,小子都已經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,跟別說帝山了。承蒙帝舜看重,小子實在慚愧。」
「你也不用回去了,妹妹要去一個地方,我讓她答應,你陪她前去,希望這一次你們不要在吵起來了。」
「小子從來沒有想過要和仙子爭論什么,多謝阿夏你幫忙了,我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報答你的恩情了。」
絳霞仙子對著啟笑著說:
「那么你是否可以為我吹奏一曲呢?」
啟聽到這話,眼神黯淡,這時候絳霞仙子笑著說:
「好了,你不愿意的話,我為你彈奏一曲吧。」
絳霞仙子說罷,手中出現了瑤琴,絳霞仙子盤腿坐在地上撫琴,琴聲如同潺潺流水,回蕩在這山林之間。
啟看著絳霞仙子撫琴的樣子,似乎看到了青蘿仙子,她們兩姐妹自然掛相,而且都很高冷,只不過青蘿是清幽之冷,如同幽蘭,而絳霞仙子的冷是生人勿進的冷,如同玫瑰。
啟在一旁靜靜聽著,等到絳霞仙子彈奏完畢之后,絳霞仙子說:
「你知道夔在做什么嗎?」
「為帝舜做九招。」
絳霞仙子點點頭,告訴啟說:
「夏伯那里我會去說的,當康會帶你前去找妹妹的。」
絳霞仙子說完,放出當康,當康出來之后,跑到了啟的身邊蹭了蹭,然后伏下身子,讓啟坐上來。
啟在此感謝了絳霞仙子,絳霞仙子笑著說:
「沒什么,阿牛,希望你永遠記住你說的話,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。」
啟沒有在說話,當康帶著啟前去旁邊的山峰,坐在當康身上,啟心緒有一些雜亂了,他對著當康說:
「當康呀當康,你主人的恩情,我又應該如何報答呢?」
當康搖搖頭,好像是自己也不知道一樣,當康帶著啟到了旁邊的山峰,還沒有靠近山谷,啟就聽到了瀑布流水聲,在山谷入口,騶吾睡在那里,好似在曬太陽。
看到當康到來,騶吾站起身來,抖了抖身上的毛發,然后靠肩當康,十分親密的蹭了蹭當康的脖子。
啟也下來,當康和騶吾就走在,嬉笑打鬧,絲毫不在乎旁邊的啟。
不過當啟要靠近山谷的時候,騶吾就會發出低吟,警告啟,于是啟就站在山谷口,看著這兩頭仁獸在那里玩耍。
這樣過了一刻鐘,騶吾和當康同時抬起頭,搖頭晃腦跑到了山谷口,啟也看到了頭發還有一些濕漉漉的青蘿仙子,出現了。
兩頭仁獸如同小狗一樣環繞在青蘿仙子身邊,尤其是騶吾,那比身子好長的尾巴搖晃的如同秋千一樣。
青蘿仙子臉上也有笑容,撫摸這兩頭仁獸的頭,兩只仁獸也閉上了眼睛,十分受用。
「你來了,我們也可以走了。」
青蘿仙子說著,對當康說:
「你也應該回姐姐那里去了,這兩次都辛苦你了。」
說著,青蘿仙子拿出了幾粒果子,當康吃下之后,有些不舍的低吟了幾聲,最后青蘿仙子輕輕拍了一下它的頭,當康這才離開。
見到當康離開,騶吾也低吟一聲,有一些不舍。
在當康離開之后,青蘿仙子也將騶吾給收了,然后身形變換,變作了村姑的樣子。
「我們前去黃山吧。」
啟沒有多問,跟在青蘿仙子的身后,這下山之后,青蘿仙子最先開始說:
「在你眼中,夏伯是否值得托付天下呢?」
「除了夏伯之外,再也沒有更合適的了。」
「那么夏伯之后呢?是你嗎?」
「是皋陶大人和伯益。」
青蘿仙子點點頭,繼續說:
「那么你呢?」
「有些時候合適未必能夠當帝,我聽聞,帝高辛的時候,為四個兒子占卜,四個兒子都當有天下,所以帝高辛將帝位讓給帝鷙,不過后來還是帝堯登上了帝山。」
啟說道這里,對著青蘿仙子說:
「這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,帝位乃是公器,大公之位必當要大公之人來坐。」
青蘿仙子點點頭,對著啟說:
「那么你是這樣大公的人嗎?」
「我在努力讓自己是,古之賢良的品德,我一直在學習。」
啟說道這里,似乎想到了什么,繼續說:
「當初我雖然立下誓言,但是如何做我還不知道,于是我在苦叔家里當差的時候,就去書院看書,這三墳五典,九丘八索之書,所記載的就是如何讓人登上帝山。」
「但是很多人對于這些嗤之以鼻,他們不認可道德仁義,而且你也不是信這些的?」
「因為他沒有經歷過苦難,我知道給予別人幫助的重要性,如果現在的我幫助之前的我,一切就會不同,所以我認為圣賢學問,不是口頭說說。若是不能兼濟蒼生,那么蒼生又如何會選你。」
啟說到這里,看著四周說:
「夏伯之偉大就在于此,他救活了多少百姓,我之前救助災民,不過是小德,而他治平洪水,才是光宅天下。」
「你是真心這么想的,還是因為他是你的父親,你想要借機說他的好話。」
「宵明,我從來沒有騙過你,我心底一直認可夏伯,所以才會跟著夏伯,若不是若此,我又怎么會做那些事情。」
聽到啟這么說,宵明對著啟說:
「帝舜也看好夏伯,也有讓位之心,如今帝舜已經知道了夏伯的獸身,過不了多久,就會將天下傳給夏伯了。」
啟搖搖頭,告訴宵明說:
「帝舜未必會這么容易就將帝位讓出來,否則也不會讓伯益到軒轅山,破壞夏伯的計劃了。」
「因為軒轅八寶,絕不能落入五族遺民手中。」
宵明說道這里,對著啟介紹,當初帝軒轅有八種寶物:三宮五音陰陽略,太乙遁甲六壬術,六甲六壬兵信符,靈寶五帝策,役神使鬼書,五兵策精訣,四神勝負握機圖,制妖通靈五明印。
聽到勝負握機圖,啟開口說:
「那四神勝負握機圖莫非就是負勝圖?」
宵明說是,因為這八件寶物都是頭口相傳,有些寶物的名字上發生了變化,不止名字有了變化,而且這些物品到底是功法還是物品,大家也說不準不過既然是帝軒轅留下來的,自然是珍貴無比。
啟點點頭,宵明繼續說,這三宮五音陰陽略被西王母得到,因此創造了陰陽雷龍嘯這么氣兵。
至于役神使鬼書,傳聞鬼國國主得到了一部分,不夠就這一部分,就讓他成為大荒十神之一。
「宵明,我知道負勝圖的下落。」
「是嘛?可惜你就算告訴我也沒有用,當初帝軒轅在登天的時候,告訴眾人,求之者亡,視之者盲。」
啟聽到這話,才明白當初風后為什么要告訴自己這件事了,不過啟也沒有發在心上,他們這樣聊著,就到了晚上。
他們就地休息,宵明拿出了一頂帳篷,啟幫忙將帳篷布置好,然后前去找了一些水果。
宵明謝過啟,等到吃完之后,宵明進入帳篷之中,而啟就在帳篷外面生火,然后開始修煉起來。
第二天早上,他們繼續前進,這走著走著,他們看到前面有個年輕人,著急的看著一個老者。
見到這個情況,啟于是快速走上前去,見到這個老人臉色蒼白,身體不斷顫抖,好像發了什么病一樣。
啟看到這個情況,看了看宵明,宵明對著啟說:
「看這老人的樣子,應該是被痰給卡住了,只要將這一口痰吸出來就可以了。」
啟聽到這話,于是低下頭,毫不猶豫的將這口痰給吸了出來。
這痰被啟吐出來之后,老人也緩了過來,年輕人這時候連忙道謝,啟說沒事,別人遇到這件事也會幫忙的。
啟這么說著,也用自己的真氣慢慢在老人體內運轉,讓老人體內氣血平靜下來。
做完這些,啟了解到這一對父子是準備回自己老家,如今淮水平治了,他們也想要回去了。
啟于是拿出幾枚貝錢,交給他們,兩人推辭不要,啟說自己的貝錢已經夠用了,而且自己在夏伯賬下辦事。
夏伯知道了,也會將這些貝錢給自己的,所以這些貝錢是夏伯送給他們的,他們還是收下吧。
兩人的確需要這貝錢,再三感謝夏伯和啟之后,就告辭離開了。
宵明一直在旁邊看著,等到老人他們離開之后,宵明對著啟說:
「你為什么不告訴他們你的名字,你想要博取好的名聲,若是不說的話,這樣做就不是白做了。」
「我幫助他們,只不過是因為見不得他們受苦而已,至于求名,他們能幫我宣傳多少名聲呢?」
「宵明,我雖然利用了很多人,但我還不至于一個無辜的老人。我想,只要心存良善的人,見到這個情況也會幫忙的。」
「但是他們不會像你這樣做。」
「個人選擇不同,我這個人,什么苦頭沒有吃過,我喂老人吃藥也不是一次兩次了,我還不至于端著架子,看著別人受苦。」
「你真是讓人難以琢磨,怪不得他們總是說是賢人君子。只不過,你真是賢人君子,為什么會做那些事。」
啟聽到宵明這個問題,嘆息一聲說:
「因為我沒有選擇吧,賢人也好,小人也好,我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,宵明,你是否認為這些是我刻意在你面前的表現呢?」
「不會,因為你沒有猶豫,你做這件事很自然,說明你是真心。」
啟聽到這話,臉上罕見露出了笑容,這一次是他久違的開心笑出來。
看到啟的笑容,宵明嘴角也露出了微笑,她對啟說:
「希望你以后能夠也能時常這么笑,這樣你或許想法就不同了。」
「不管是否開心,有些事情我都會去做,好事也罷,壞事也罷,我能做的,就只能是我能做的。」
兩人不再繼續話題,繼續前進,沿著這淮河前進,他們所見的就是民眾開始開墾田地,恢復生產。
看著這樣的情況,啟感嘆說:
「要不了幾年了,這天下就可以恢復之前的盛況了,帝舜將和帝堯等人一樣被天下人稱頌。」
「那么你呢?你也會讓萬人稱頌嗎?」
「我不知道,或許他們會唾罵我,鄙夷我也說不定,不過身后名不是我看重的,人生一世,求得不過是百年富貴,只要我活著,能達成我的目的就足夠了。」
啟說到這里,對著青蘿仙子說:
「到時候,我們可以像如今這樣,漫游天下,見識天下美景。」
「到了那時候,你真的放得下嗎?得到的困難,放棄也困難。」
「會的,先人說過,嗜欲深者天機淺,所以我告訴自己不能被這些迷惑,我雖然一意孤行,但是我絕不會被這個所束縛,」
「雖然宵明可能不相信,但是一心追求帝山的反而登不上帝山,只有能放棄帝山的人,才能登上帝山。這就是皇帝失珠,罔象得之。」
啟悠然自得說著,青蘿仙子看著啟臉上輕松的神情,對著啟說:
「我越來越看不明白你了,你說的話,你做的事情,有時候就如同兩個人,而且是相反的人。」
「所謂大圣近偽,俗人總是以自心來度圣人之心,不相信這天地間總是有那種一心為民的好人,他幫我肯定是有所求,他做這件事一定是裝出來的。怎么可能會有無所私心的人。」
啟沒有正面回答,只是發出了這樣的感嘆:
「所以在世人眼中,圣人和奸人其實都是一樣,他們無法分辨,不止他們無法分辨,就算圣人自己是否能夠分辨呢?」
青蘿仙子聽到這話,搖搖頭說:
「這就不對,我曾經見過鯀,就在九仞城崩塌的時候,鯀當時看到自己十年心血毀為一旦,痛恨要自殺,而當時豎亥他們勸說鯀。」
啟這時候也說,老崇伯雖然治水失敗,但是他是用心治水,不應該死得,畢竟這件事不成,不能怪他。
青蘿仙子點點頭,說豎亥他們也是這么勸說,并且舉例,說孔壬當共工的時候,治水四十余年,卻絲毫沒有進展,甚至還加深了水患。
不過就算這樣,帝堯還是認為孔壬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并沒有殺孔壬,所以鯀也不應該有輕生的想法。
而且鯀是有心治平洪水,此事不成乃是天意,鯀不要過于自責。
而這時候鯀反駁,他說自己和孔壬不同,孔壬是汲汲功名利祿,治水不過是他借以掌權的借口而已。
所以對于孔壬來說,這洪水是否能平治都不重要了。
當時鯀自己不同,鯀認為這個辦大事的,一定要負起責任,這治水的法子是他的出的,治水成功,自然是他的功勞,治水失敗,自然是他的罪過。
如今數萬人的性命都捆在這上法子上面,他自然應當慎重,如今九仞城崩,死了無數人,若是他還不以死謝罪,若何對得起那些淹死的村民。
若是自己錯了不認,繼續改法子,第二次失敗,又繼續改,第三次,第四次,這樣只求我個人之成功,不顧百姓性命的人,真是虎狼心性。鯀絕不會做這樣的人。
青蘿仙子說到這里,對著啟繼續說:
「后來老崇伯去了羽山,就是想要見夏伯一面,當這心愿已經了了,他就坦然受死了,可惜夏伯還是放不下,那一晚殺了老祝融。」
啟聽到這話,突然想到了,那一晚上,自己的確聽到了青蘿仙子的曲子,原來青蘿仙子當時就在城中,可惜自己和青蘿仙子失之交臂了。
「其實老祝融何嘗不覺得有愧于夏伯,若不是如此,夏伯他們二人豈能殺了老祝融。」
「一切恩怨,紛紛擾擾,真是如同亂麻。」啟感嘆了一句,而這時候青蘿仙子繼續說:
「圣人和奸人的區別還是有,就如鯀說的,一個人所做是否是真的為天下百姓,就看這人所做的事情,若是成功了,」
「天下百姓是否得利,若是失敗了,他面對這億兆百姓是否有所表示,若是恬不知恥的活著,自然是一個奸人,只有認罪而死,變還是英雄豪杰。」
啟看著青蘿仙子的眼睛盯著自己,他低下頭,對著青蘿仙子說:
「雖然老崇伯被譽為三兇,但是比起其他兩人來,真可謂大丈夫了。」
「不過這圣人,要做的事情,自然是讓天下受益的事情,如同夏伯,他的法子雖然苦了一點,但十分有效,如今除了淮水以南,天下洪水差不多已經平定了。」
「是的,所以帝舜有心讓位給夏伯,這件事,你在見到夏伯的時候,就已經猜到了吧。」
「是的,不過我當時還是想的如何從都令爬到國主,再登上帝山,畢竟夏伯這條路太長了,太遠了,如不是又帝舜支持,這件事如何能開始。」
啟說道這里,告訴青蘿仙子說:
「當時我被國君軟禁,當時我想的就是圣賢的學問,也是多虧了那幾年,我明白了很多事情。」
「啟,我說過,我給你這個名字,是希望你能夠夜盡天明,這一點我到現在也是這么想的,不過如今的姒會也不會在乎這個名字了吧。」
「不!我永遠都叫啟,哪怕是登上帝山,我也是帝啟,會這個名,永遠不會如啟。」
啟抬起頭來,看著青蘿仙子雙眼,眼神堅定。
青蘿仙子沒有再說什么,接下來路上,青蘿仙子說著她家的事情,娥皇沒有子嗣,女英有一個兒子,也就是帝子均。
帝子均這個人,雖然不算是太笨,但是對于治理國家卻沒有什么法子。
帝子均對于樂器這方面倒是傳承了帝舜,青蘿仙子說她們姐妹兩個在樂器上的功夫,都不如帝子均。
帝子均和丹朱交好,這一點帝舜倒是不阻止,畢竟是舅甥關系,不過朝臣卻認為這是帝子均不肖的表現,對于這些彈劾,帝子均已經不在乎了,畢竟就算沒有這件事,朝臣也不認為帝子均是一個好人。
帝子均他們兄妹三人倒是感情很好,青蘿仙子也為帝子均辯解,雖然帝子均才智不如帝舜,但是絕不是朝臣貶低的那樣。
「那么帝子均認為夏伯如何?」
青蘿仙子思索了一番,對著啟說:
「夏伯是否登上帝位,和哥哥想法無關。」
啟明白了,仔細想想也對,畢竟夏伯怎么說也是奪取他帝位的那個人,會喜歡才怪。
就連丹朱和帝舜還算的是親戚,丹朱尚且不滿。帝子均對于夏伯不滿,那是人之常情。
青蘿仙子也說了,自己姑姑的事情,當然談的都敤首當年幫助帝舜,躲避象謀害的事情,世人所傳的龍工鳥衣,也有敤首的功勞。
不過敤首當了土族圣女卿云仙子之后,和她們之間的來往就少了,畢竟公事多了。
聽到青蘿仙子這么說,啟才明白,原來卿云仙子竟然是帝舜的妹妹,怪不得都說卿云仙子的修為是圣女魁首。
青蘿仙子說到了這里,自然也提到了象了,對于象,青蘿仙子明顯不太喜歡了,說象如果還是老性子的話,以后少不了會遭到一場災劫。
而青蘿仙子這一次前去黃山,也是因為象有關。
至于是為了什么事情,青蘿仙子沒有明說,這樣一直聊到了晚上,啟原本以為青蘿仙子是一個很沉默寡言的人,但是進過如此的接觸,啟發現青蘿仙子是一個十分健談的人。
當天晚上休息的時候,青蘿仙子對著啟說:
「你當初將大九陽流光劍移劍給我,我一直找不到報答的方法,如今你已經成就后天五德之軀,那么這先天罡氣,我就傳授給你,算做報答。」
「宵明,若是當時不移劍,我們也只有死路一條,這個是你應該得的。至于先天罡氣,還是算了。」
「啟,有恩報恩,這是我應該回報的。」
「若是說恩,宵明你的恩情,我三輩子都報答不完。」
青蘿仙子沒有在多說什么,將先天罡氣的口訣說了出來,她知道啟的資質,說得很慢,基本每個字都要解釋,這樣到了深夜。
啟還是懵懵懂懂,青蘿仙子也沒有著急,告訴啟,當初她們姐妹也是一個多月才有所領悟。
青蘿仙子說到這里,告訴啟,就算自己不傳授,絳霞仙子也會找機會傳授,只不過絳霞仙子,沒有青蘿仙子這樣有正當理由,而且絳霞仙子說了,啟未必也會去修煉。
關于這一點,啟倒是不否認,對于這些氣兵,啟沒有多大興趣,畢竟是自己的短板,他不愿意多花時間在這上面,而且自己在夏伯身邊,可謂高手如云,不需要自己出力。
就如同夏伯一樣,一點修為也沒有,還不是沒有事情。
不過青蘿仙子要傳授,啟自然不會不上心,他全心全意聽著青蘿仙子解釋,在青蘿仙子前去休息的時候,啟也在琢磨青蘿仙子傳授給自己的口訣。
雖然理解不行,但是這段時間,他的記憶倒是強了不少。
他們繼續前進,看著四周耕種的農民,有時候青蘿仙子會停下來,指點他們如何耕種。
因為這么多年的大洪水,不少農民從出生到現在,都只是忙于奔波而不是耕種,于是這回來耕種之后,很多是沒有經驗的。
啟也在一旁看著,他對于農業的了解反而沒有青蘿仙子多,不過他倒是不奇怪,青蘿仙子本來就是木族的圣女,對于這些自然有不錯的經驗。
這路上,他們談的事情很多,都是零碎小事,不過也是因為如此,兩人也不在爭論什么。
游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