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感謝五位仙子的付出,除了蕙芷公主,其他四位仙子也將四族修煉功法告訴了啟,這個花費時間就比較長了,到了凌晨時候,啟才勉強記下了。
五位仙子先去休息了,啟開始修煉起來,這閉目吐納的時候,啟感覺木氣源源不斷向自己涌來,不像是之前,自己怎么都感受不到。
這些木氣進入到丹田之后,沿著手少陽,足闕陰進前進,絲毫沒有之前那種凝滯感覺,就如同在寬闊大道前進。
接下來,啟修煉火屬性的功法,這一次也是輕輕松松,甚至木氣協助火氣,讓這火氣更加濃烈。
待啟修煉到水行的時候,水行真氣又帶動木行真氣,木行激起火行,火又生土,土生金,金在生水。
五行遞進,啟只感覺體內五行真氣從涓涓細流,變成了奔涌洪流。
啟一時間也停不下來,這一直到了五行真氣充盈體內,啟才睜開眼,他看到了只剩下蕙芷公主留在這里,于是詢問蕙芷公主,自己這一次修煉了多久。
蕙芷公主說啟這一次修煉快三個月,其他幾位仙子都先行離開了。
啟點點頭,這三個月的時間,他就到了大人位,這放在以前,是他想都不敢想的,畢竟他曾經花了五年才到大人位。
啟詢問蕙芷公主外面有什么動靜沒有,蕙芷公主說還是老樣子,各地按照夏伯的安排,有條不紊的修建著水路,啟可以繼續修煉,不用太過著急。
啟點點頭,接下來繼續修煉,這一次是四個月,等他結束的時候,這一次雖然沒有到至人位,但也是快了。
啟感嘆,自己資質一般,有了五德之身,修煉也這么迅速,怪不得天下人都想要這五德之身。
這一次被蕙芷公主叫醒,是因為淮水已經治理的差不多了,啟也應該回去了。
啟和蕙芷公主離開這里,到了夏伯所在石柱山,這時候前去各地治水的人員都回來,向夏伯稟告,夏伯也一一接待,慰勞他們。
夏伯見到啟,十分高興,說如今就剩下伯益還沒有回來,夏伯告訴啟,等到伯益回來之后,這淮水就算治理好了。
啟點點頭,告訴夏伯,如今天下洪水已經大部分治理完畢,沒有幾年,就可以功成了,到時候天下人都會感激夏伯。
夏伯一笑,土正這時候來到,告訴夏伯一個消息,如今淮水治理完畢了,如今只剩下南岳衡山尚未平治,帝舜也想要進行巡守大典。
因此將潛山和霍山代替南岳,從明年起,五年一次巡守,每次巡守,都要祭祀五岳。
夏伯聽了之后,展開了地圖,看著上面,告訴土正,若是這樣的話,自己還有一個工程要做,那就是開鑿軒轅山,從帝山到中岳,這一條路最為近。
土正點點頭,告訴夏伯,這一件事就麻煩夏伯了。
夏伯因為要忙著這件事,于是也不等伯益,一行人到了陽城,這里都令也叫做牛,招待啟的時候,哈哈笑著說:
「阿牛兄弟,我們也算是有緣。」
啟連忙說不敢,他說自己這個牛不過小名,和牛都令這個名可不敢比。
牛都令是一個爽朗的人,拍了拍啟的肩膀,繼續說:
「阿牛兄弟說什么話,你叫我一聲老牛就好。」
啟連說不敢,但是最后拗不過牛都令,于是答應了下來。
在陽城修整了一天,夏伯就帶人前去開鑿軒轅山,不過這軒轅山石質堅硬,就算幾個真人位的高手出手,也進展緩慢。
夏伯見到這個情況,于是詢問牛都令,牛都令說這山曾經是帝軒轅修煉的地方,自然不同一般的地方。
夏伯聽到牛都令這么說,告訴牛都令,既然是這么一個情況,那么他就進入軒轅山之中,誠心祭祀,希望帝軒轅能夠讓他開辟這里。
眾人也沒有其他好方法,只好同意這件事了。
夏伯這一次讓啟陪同自己前去祭祀帝軒轅,至于這一點,眾人也沒有任何異議。
于是第二天,夏伯讓人送上三牲之后,就和啟待在山上,夏伯盤腿坐在祭祀臺前,嘴里念念有詞,至于啟就坐在一旁,等待夏伯的命令。
當天晚上,月明星稀,夏伯突然睜開了眼睛,對著啟說:
「你去吧。」
啟先是一愣,但是很快,啟耳旁就傳來了燭九陰的聲音,啟于是先告退,按照燭九陰的指示來到一處懸崖前。
啟看到了燭九陰,旱魃還有猰貐,三人分立而站,形成了一個三角形。
猰貐見到啟,露出了他那熟悉的笑容,猰貐對著啟說:
「畢方,恭喜你成就后天五德之軀,我們這幾個老頭子,辛苦了這么多年,還沒有這個機緣。」
啟連忙說,自己能有這一份機緣,都是猰貐他們栽培,若不是他們的話,自己怎么會有這一份機緣呢?五王的恩情,啟說自己永遠會銘記在心,今天就算讓自己死在這里,自己也不會猶豫。
「畢方,你真的越來越懂事了,這一次倒不是非要你死,不過這軒轅洞還真的需要你來開啟。」
猰貐說道這里,隨手一揮,這峭壁上面出現了五色光芒,猰貐看著這五色石壁,對著啟說:
「要打開這里,可比打開鼎湖要難太多,帝軒轅專門設立了這個陣法,除了五德之身的,沒有任何人能打開。」
啟詢問自己應該若何做,猰貐告訴啟:
「這個倒是很簡單,你只需要按住這墻壁,到時候五行真氣自然會從其中灌入你體內,等到這五行真氣都流入你身體之中,這陣法就算破了。」
啟心中明白,猰貐說得簡單,這到時候五行真氣流入其中,必定會導致自己體內真氣充盈,自己若是承受不住,必定會爆體而亡。
不過啟也沒有選擇,他只好來到了峭壁旁邊,他深呼吸一下,伸出手去,當兩只手要碰到石壁的時候,天空之中突然出現一道雷電,劈向了啟。
這時候燭九陰上前,大袖一揮,將這一道霹靂擋住了。
然而霹靂不過先頭而已,天空出現異象,一道黑白相間,旋轉自如的球體從天空之中砸了下來。
這球體才破開云層,啟就感覺到壓力,他二話不說,先離開懸崖。
至于猰貐等三人,神情凝重,他們同時實戰氣兵,只見猰貐身后出現了九道人影,九個人分別使用九種氣兵。
不過這氣兵雖然威力驚人,但撞到那黑白光球,就如同投石入海,只是讓光球內部出現了一點點漣漪。
燭九陰的五龍氣兵也是一樣,五龍撞上了黑白光球,只是將光球稍微抬上去了一點,然后五龍就被光球給壓散了。
旱魃的八極氣兵如同八爪魚一樣,將這光球給包圍住,但是也就兩息功夫,旱魃身體開始搖晃,眼中露出了驚訝的神情,然后快速向后退去。
猰貐和燭九陰都一起往后退去,光球落到懸崖上,整個懸崖在接觸光球的時候,消失的無影無蹤了。
這軒轅山有帝軒轅陣法保護,材質堅硬,尋常氣兵也不過是留一道痕跡,而如今在這光球面前,就如同豆腐一樣,一碰就碎,足見這光球的威力。
當光球落在山下,消失不見之后,一道人影落下。
猰貐等人看到這人,露出了驚訝的神色,原來來的人正是伯益。
啟這時候也藏在一旁,看著突然出現的伯益,有一些不解。
伯益整個人看上去和之前有了極大的不同,雖然容貌還是老樣子,但是整個人上就如同一把出鞘的寶劍,讓人不敢直視。
「原來是伯益,沒有想到這幾年不見,你都已經進入太仙位了。」
猰貐如同和老朋友打招呼一樣,對著伯益說道。
「猰貐,客套的話少說,今日我就要替帝舜鏟除你們這些余孽,還天下一個太平。」
猰貐見伯益這義正言辭的樣子,對著伯益說:
「伯益,你不過才初入太仙位,莫非你認為,那你能是我們三位太仙位的對手了?」
「是與不是,剛才不是已經知道了嘛?」伯益說道這里,自信拔劍說:
「帝舜早就有安排,今日就是爾等伏誅之日。」
猰貐見到這個情況,微微一笑說:
「既然伯益你想要討教的話,那么本王倒是可以奉陪,只可惜,如此少年英雄,若是就這么英年早逝了,豈不是遺憾。」
猰貐說著,身后出現了一個劍匣,猰貐對著伯益說:
「這劍匣是當初帝高陽贈送給本王,本王當時憑借這劍匣,斬殺了康回三十六員大將。這么多年,這劍匣都沒有飲血了,伯益,這也算是你的榮幸了。」
猰貐說完,劍匣打開,里面飛出了一道光,這光十分快捷,在瞬息之間,就已經刺入到伯益的喉嚨附近,不過這也是附近而已,絲毫沒有碰到伯益的皮。
伯益見到這個情況,對著猰貐說:
「如此寶物落到了你這樣的人中,真是暴殄天物。」
猰貐沒有說話,瞬間劍匣飛出三十五柄劍,可惜這些劍連伯益的衣服都沒有刺到,就停了下來。
這時候,燭九陰換換說:
「原來你已經陰陽融合,成就這陰陽五行之軀了。」
「不錯,燭九陰你倒是有點見識。」伯益說道這里,抬起頭來,一聲長嘯。
只見四周雷云滾滾,整個軒轅山霹靂交錯,這些霹靂如同一道道利劍此向猰貐三人,此起彼伏,閃爍不斷。
猰貐三人奮力格擋,但是怎么也逃不出這雷光電網,畢竟這人的速度再快,也快不過電光。
啟見到這個情況,緩步離開,伯益也察覺到了,不過他一人對抗三個太仙位,也是用盡了全力,因此只能看著啟離開。
啟回到了夏伯所在的地方,恰好見到了一只黃熊站在那里,這黃熊身前放著一面鼓,而黃熊的前爪抓著鼓槌,這黃熊見到啟的到來,還轉身一看,不過見是啟,也就沒有理會。
黃熊敲了一下前面的鼓,啟頓時被一股力量給擊飛,不過幸運的是,啟已經有了一點修為,他站穩之后,立馬凝神歸元,抵抗這鼓聲。
這鼓聲不是沖著啟來的,啟也穩定了下來,鼓聲和雷聲相互斗爭,不分高下上。
一刻鐘之后,鼓聲越來越急促,而雷聲也小了下來,啟知道,關鍵的時候到了。
咚。
啟的心跳突然猛烈的跳躍了一下,然后一口鮮血噴了出來。
這時候鼓聲和雷聲消失了,一個突兀的尖叫聲出現。
啟睜開眼睛看去,只見女嬌站在不遠處,而黃熊的臉已經變成了夏伯的臉。
女嬌見到啟睜開眼睛,連忙向外跑去,啟見到這個情況,一時間沒有行動,這時候啟身邊傳來了夏伯的聲音:
「啟,你不是一直想要當我的兒子嗎?如今機會已經就在眼前了。」
啟站起身來,追了上去,啟的速度不是很快,因為女嬌并不是朝著城里跑去,而是朝著嵩山跑去。
在天亮的時候,女嬌也累了,停了下來,她看著走進的啟,對著啟說:
「啟,你能放我一條生路嗎?」
「夫人,這件事不是小的能夠做主的。」
「是嘛?我聽老祖宗說過,你將是我的兒子,對吧。」
「是的。」啟說道這里,閉上了眼睛,眼角有淚水流下。
看到起這個樣子,女嬌感嘆地說:
「罷了,罷了,啟,我一個人性命無關緊要,希望我死之后,涂山一脈,不會有什么災難。」
「我的后代會永遠祭祀你的。」啟說到這里,跪在地上,對著女嬌說:
「母親大人在上,請受孩兒三拜。」
女嬌等到啟行禮完畢,對著啟說:
「既然如此,我只想要流下一個全尸。」
啟沒有在說話,握住了女嬌的手,施展了土族的化石術。
啟看著女嬌的手逐漸化作石頭,然后就是全身慢慢石化,他眼角的淚水不斷落下,這個人,畢竟是他名義上的母親。
若是不殺她,那么她就不是自己的母親,但現在,啟沒有別的選擇。
如果可以,他也不愿意這么做,但是如今的他,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。
在女嬌全部化作石頭之后,啟對著這塊石頭再次磕頭,然后離開這里,回到夏伯那里。
啟沒有走多遠,就看到了夏伯和伯益一起到來,夏伯看到啟,連忙詢問說:
「夫人沒事吧?」
啟聽到這話,頓時眼淚冒出來,大哭說:
「小的無能,夫人,夫人,他,遇害了。」
聽到這話,夏伯身體不由搖晃了幾分,伯益趕緊前去攙扶,夏伯等過了一會兒,擺擺手,站起身來,眼中帶淚地說:
「夫人,如今在哪里?」
啟于是帶著夏伯一起到了那塊石頭前面,看到那塊石頭,夏伯再一次嚎啕大哭起來。
伯益和啟連忙安慰夏伯,等到夏伯停止哭泣,伯益這才詢問啟情況。
啟一時間沒有說話,而是夏伯先開口說:
「那個賊人是怎么害了夫人的?」
啟告訴夏伯,自己這一路上拼命追趕,一直追到了這里,結果那人就使用了土族的化石術,將女嬌給殺害了。
啟說完之后,伯益氣憤地說:
「早知道當時我不應該讓他逃走。」
啟明白伯益說的這個他就是自己,他也勸慰伯益,這件事和伯益無關,伯益不用記掛在心。
說道這里,啟詢問伯益怎么到了這里來,伯益告訴啟,這些時日,自己前去一個地方,找到了一個陰極之體的女子,這陰陽二元炁相融合,也因此進入了太仙位。
啟連忙恭喜伯益,心中未免有一些酸酸的,畢竟自己好不容易成就后天五德之體,原本以為會趕上伯益一點,沒有想到這差距竟然又拉大了幾分。
伯益沒有再說什么,攙扶著夏伯一起回到陽城之中。
到了陽城,帶頭迎接他們是攸女,攸女見到夏伯三人,不由一愣,詢問說:
「夫君,姐姐不是上山找你,難道你們沒有遇見嗎?」
聽到這話,夏伯再次落淚,伯益告訴他們,今天晚上,軒轅山之中五族余孽,準備盜取帝軒轅留下來的寶物,帝舜雖然安排了伯益來對付。
但是伯益一個人只能對付燭九陰等三人,讓一個奸賊逃走了,準備刺殺夏伯的時候,被女嬌撞見,因為啟在保護夏伯,這人一時間不能得手,只能擄走了女嬌。
啟也追了上去,但可惜的是,最后都沒有救回女嬌的性命。
啟見到伯益說道這里,告訴伯益,其實自己也不是那人的對手,只不過那人忙著擊鼓和伯益對抗,這才讓夏伯和他幸免于難。
接下來,啟說道女嬌被抓走,自己前去追的情況,幸運的是女嬌往嵩山方向跑,因此啟這一番說辭倒也是說的通。
攸女聽啟說完,強忍著淚水,詢問夏伯接下來應該怎么辦。
夏伯嘆氣一聲,告訴攸女,本來自己應該讓女嬌風光大葬,但是如今在治水的時候,夏伯嚴格按照死山葬山,死水葬水這個規定。
避免埋葬耽誤治水的時間,如今他也當這樣,如今女嬌死在嵩山,他也只能將女嬌葬在嵩山。
攸女含淚點點頭,大家讓夏伯先去休息,等到明天再舉行葬禮,夏伯搖搖頭,說如今時間很緊迫了,不能再耽誤了,于是夏伯帶著攸女前去嵩山。
眾人跟在后面,在路上,眾人才知道為什么女嬌他們會來這里。
原來淮水治理完畢之后,狐燕讓女嬌他們前去找夏伯,這第一是避免有人再來,綁架女嬌他們威脅夏伯,二是成婚多年,兩位公主還沒有子嗣,如今夏伯已經年齡不小了,因此上狐燕讓她們來到這里。
昨天晚上到了之后,女嬌就說要去山上看看夏伯,眾人本來想要跟上去的,但是女嬌說夏伯是在山中祭祀帝軒轅,這樣大張旗鼓不太好。
而且這軒轅山也沒有什么危險,于是眾人就沒有在多說什么。
看著在場眾人后悔的樣子,夏伯安慰他們,說這件事是大家都想不到的,這個事情不能怪任何人,若是非要怪罪的話,那么還是怪罪他吧。
大家也不愿意在提這件事,到了女嬌的石人面前,攸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,抱著自己姐姐的石像痛哭,夏伯勸說的時候,自己眼淚也止不住的落下。
大家都在勸他們夫妻節哀,然后有人開始挖墓,因為一切從簡,所以在眾人都對著女嬌的石像行禮之后,女嬌的石像就埋葬在地中。
牛都令這時候建議,他會在這里建造一個祠堂,找些人來祭祀女嬌。
夏伯沒有反對,看著女嬌的墓,沉吟了一陣,然后說:
「女嬌的心愿,我一直知道,她想要一個孩子,可惜我一直在外治水,沒有多少時間陪她,如今天人兩隔,我所能做的,就是完成她這個心愿。」
夏伯說完之后,看著啟,對著眾人說:
「阿牛,你從治水都跟著我,你我之間,早已經情同父子,只不過因為你我年齡相差不大,因此本伯沒有提這件事,如今本伯想要完成女嬌的心愿,不知道你是否愿意,當本伯的兒子。」
這話一出,眾人先是驚訝,但是很快就釋然了,畢竟啟是夏伯的心腹,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,如今成為父子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。
這當中最高興的自然是伯益,伯益看著啟,示意啟接受這件事。
啟跪在地上,對著夏伯先行禮,然后對著夏伯說:
「小的何德何能,能夠當夏伯的子嗣,傳承香火,還請夏伯另選賢明,以彰姒姓。」
夏伯告訴啟,自己要找的賢明之人,除了啟沒有其他人,如果啟不愿意當自己兒子,自己也絕不勉強。
這時候蕙芷公主也在一旁勸說,說如今夏伯遭遇如此大事,正是需要一件喜事來沖沖喜,啟不如先答應,完成了夏伯和女嬌的心愿,日后若是攸女有了子嗣,啟在讓出元子之位也不遲。
啟見眾人都勸說自己,于是跪在地上,三拜九叩,認了夏伯為自己的父親。
夏伯也按照規矩,給啟取了一個名字,會。
如今啟也有了名姓,姒會。
接下來,大家回到陽城,如今有了伯益的幫忙,夏伯他們很快就在軒轅山開鑿出一條路來。
在開鑿完畢,夏伯還沒有前去稟告的時候,絳霞仙子先行來到,絳霞仙子這一次是代表帝舜來,一是為了表功,二是安慰夏伯,三是慶賀夏伯有了子嗣。
游客